記憶里,廚房的味道總是和婆婆緊密相連。尤其是夏日炎炎,婆婆總是忙碌在灶台前,為一家人準備一頓清淡又滋補的晚餐。而在這諸多美味中,婆婆的西洋菜湯,是童年記憶里最溫暖的味道。
西洋菜,又稱水菜、甘菜,帶著一絲絲的清甜和淡淡的芥味,本身就自帶一種清涼解暑的氣質。婆婆烹制的西洋菜湯,更是將這份清新靈動發揮到了極致。她講,西洋菜性寒涼,既能潤肺,又能清熱解毒,適合夏季服用。
婆婆做湯的過程總是很簡單,卻又充滿技巧。首先,她會用清水細熬高湯,要小火慢熬,熬到湯色奶白,才會放入切好的西洋菜。西洋菜要洗得特別乾淨,切得大小均勻,這樣才能保持鮮嫩的口感。
她很少在湯里放過多的調味料,只用一點點鹽和幾滴香油就夠了。她總是說,西洋菜本身的味道已經很好了,過多的調料反而會掩蓋它的清甜。有時候,她還會放一點點薑絲去腥,但總是量很小,以不影響西洋菜本身風味為準。
湯煮好後,婆婆還會用勺子輕輕攪拌,讓西洋菜的營養更好地融入湯中。她會盛出一碗湯,先自己嘗一嘗,確定味道鹹淡適中,才讓家人享用。
這碗西洋菜湯,清淡卻不寡淡,鮮美卻不油膩。每一口都帶著西洋菜的清香和湯的甘甜,瞬間就能驅散暑氣,讓人感到無比的舒適和放鬆。
除了西洋菜湯,婆婆還會搭配兩樣簡單卻美味的菜肴。一道是清炒的絲瓜,清甜爽口,與西洋菜湯搭配起來,更是清爽無比。另一道是蒜蓉炒豆芽,豆芽爽脆,蒜香濃郁,為這頓清淡的晚餐增添了一絲熱烈和活力。
如今,我已經長大,離家在外,但每當想起婆婆的西洋菜湯,仍然心頭一暖。這碗湯,不僅僅是一道美食,更承載著婆婆的愛和關懷,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。
偶爾,我也嘗試著自己做這碗西洋菜湯,卻總是做不出婆婆的味道。或許,是因為婆婆的愛,才是這碗湯最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吧。